北京中科白癜风怎么样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4117.html诗词,因格律严谨而著称。格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词萌芽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代。诗词受句数、字数、平仄、韵脚的严格限制,诗还要受对仗和粘对的制约。写诗填词无异于“自投牢笼”,然而写诗填词的人却越来越多。毕竟诗词是艺术,有律动回还的音乐美。这是任何一种文体都不能与之媲美的。步韵步韵是诗人唱和的一种形式,也称次韵,即依照所和诗词中的韵脚及其用韵的先后顺序写诗填词。步韵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把诗词格律比作牢笼,那么步韵如同在牢笼里戴着手铐起舞,艰难可想而知。清吴乔在《答万季野诗问》中说:“步韵最困人,如相殴而自絷手足也。盖心思为韵所束,于命意布局,最难照顾。”步韵始于唐元稹和白居易。唐宪宗元和十年(年)8月,白居易因宰相武元衡被刺案,越职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和元稹是同僚,友谊深厚。白居易在贬谪途中思念元稹,曾梦里邂逅,于是给他写了一首诗。晨起临窗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元稹因对宦官仇士良夜查礼节不周,有失谏臣体统,于元和十年3月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移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元稹身体多病,接到白居易的诗心里很高兴,便步其原韵与白居易唱和。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元稹和白居易唱和的诗词很多。其步韵为时人所推崇,效法。白居易与文坛好友刘梦得、崔文亮、裴令公等,均有唱和步韵之作。步韵,其实可以追溯到更早。《先秦汉魏北魏卷》载有一首谢氏《赠王肃》:“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得路逐胜去,颇忆缠绵时。”陈留长公主的《代答》便是步谢氏原韵:“针是贯神物,日中常纵丝。得帛绝新去,何能纳故时。”这两首诗,应写于年至年之间,因没有被时人所重视,反响不大,黙黙地淹没在岁月中。多年后的元稹和白居易的步韵如异军突起,自此形成了经久不衰的步韵洪流。步韵受他人诗词韵脚的限制,自由空间很小,比依韵、用韵有难度,需要有丰富的词汇才能得心应手,才能避免凑字凑韵之弊。那么,诗人为什么还要依他人的诗词苦苦地步韵呢?步韵的存在,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一是步韵唱酬,构建友谊。同时代的诗人书来信往,诗词唱和,丰富了生活,沟通了思想,交流了情感,加深了友谊。很难设想谁肯愿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对面不相访的人步韵唱和。二是仰慕前人,鞭策自己。后人步韵前人的诗词,一定是对那首诗词的艺术魅力非常欣赏。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如梦令》,苏东坡的《念奴娇》,岳飞的《满江红》,步其韵者很多。步韵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对采用步韵的格式写诗填词,褒贬不一。写近体诗而不曾步韵者认为,步韵是借“自絷手足”,炫耀才华,断言写不出好诗词。按照这个逻辑,那么写古风的不是也可以用同样的词语回赠写格律诗的作者吗?“文人自古相轻”。曹丕《典论?论文》中剖析的文人的这种基因始终未变。步韵有难度是共识,是在诗词格律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步韵是否能写出好诗词?可翻阅历来的经典诗词用事实说话。《念奴娇》是个长调,采用这个词谱创作的,至少有几千首问世。有几首可称为经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却众口一词地推崇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致使这首《百字令》有了《大江东去》和《酹江月》的别名。此后,不少诗人步韵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人说步韵是“炫耀才华”。敢问有谁不是藏拙而展示自己的亮丽?有人说步韵“写不出好诗词”,反问不步韵的诗词都是好诗词吗?王力在《诗词格律》中诠释《念奴娇》的格律时,举例三首:苏东坡的《赤壁怀古》,陈亮的《登多景楼》,薩都剌的《登石头城》。可见这三首《念奴娇》的造诣和在王力心中的地位。薩都剌的《念奴娇?登石头城》便是步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原韵。“眼空无物”的一个“空”字奠定了这首词苍凉的基调。六代繁华与鬼火明灭的强烈对比,使人唏嘘。薩都剌的这首步韵不是好词吗?步韵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诗人很多。辛弃疾、邓光荐、文天祥都有杰作。文天祥的《念奴娇?驿中别友人》是其被俘,被押往燕京与好友邓光荐分别时写的。表达了其对国破家亡的悲愤和坚持斗争的意志。这首词也是步韵,有几首不步韵的《念奴娇》可与文天祥的比肩?所谓步韵写不出好诗词,是炫耀才华,显然有失偏颇。写好步韵诗词要注意四点。一是认真分析所步韵诗词的韵脚用的是什么韵书,是旧韵还是新韵。因为不同的韵书的韵部和宽严有所不同。步韵,用其相同的韵书则韵脚不会出差错。二是认真分析所步韵诗词韵脚的平仄。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的字的读音变了,平声变成了仄声,仄声变成了平声。入声有的变成了阳平,有的变成了上声和去声。如果所步韵诗词韵脚的平仄今天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么是不可用新韵步其韵的。三是所步韵诗词韵脚的字在新韵中是否是同一个韵部。有的字,虽然平仄没有变化,但是在新韵中不属于同一个韵部,这种情况,不可用于新韵步韵。否则会造成新旧韵混杂和出律。四是步韵诗词完成之后要录入所步韵诗词。这样不仅对原作作者是个尊重,更重要的是便于读者对两首诗词的格律进行对照检测和鍳赏。步韵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识。其问世便彰显了阳春白雪的清高和儒雅。然而并非高不可及,写出步韵的好诗词不是不可能的。藏头藏头诗也叫藏头格。《辞海》的定义是“将所言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叫藏头诗。藏头的难度很大。绝句的步韵只有韵脚的两个字即第二句和第四句的韵脚受到限制,藏头则每句的第一个字即四个字全都受到限制。就绝句而言,藏头的难度是步韵的两倍。如果把诗词格律比作牢笼,那么写藏头诗词如同在牢笼里戴着脚鐐起舞,可想而知有多么艰难。藏头诗是诗词中最能凸显主题,具有战斗力的一种格式。《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吴用扮演成卜卦先生到大名府,说服卢俊义到梁山坐第一把交椅,带领梁山好汉,替天行道。吴用用的就是一首藏头诗改变了卢俊义的人生轨迹。吴用念着卦歌,卢俊义在墙上书写: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这首诗的藏头是“芦俊义反”。芦与卢字谐音。后来,卢俊义被忘恩负义的都管李固告发,抓进了大名府的大牢。藏头诗词是诗词中最能融入生活,具有实用性的一种格式。元丰七年(年)苏东坡从黄州到汝州赴任,经过润州时,营妓郑容和高莹请求苏东坡在太守许仲涂面前说情,希望能落籍从良。苏东坡虽然答应了,但是筵席上并没有提及此事。苏东坡要乘船离开润州时,郑容和高莹匆匆赶到渡口送行,双膝跪下,再次请求苏东坡为其落籍从良之事说情。苏东坡从怀里掏出早已写好的信笺,让其交给太守。太守许仲涂黙黙地读着苏东坡写的《减字木兰花》,心里怡悦。上阕写的是许仲涂文采超人,声名远播,下阕写的是人生易老,愿佳人能回家过风轻云淡恬静的生活。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这首《减字木兰花》,把每句的第一个字组合起来是一个意义完整的词语:郑容落籍,高莹从良。苏东坡就这样巧妙地把筵席上只字未提的事,用藏头诗的格式表达出来了。藏头诗词的实用性受到广泛的欢迎,其可以把想说而又不敢直说或者不宜直说的话委婉地表述出来,诸如带有火药味的词语和可能带来不虞之灾的抨击。藏头诗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