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杂记江湖中火门虚假的长寿者和

《儒林外史》写马二先生在杭州碰到洪憨仙时,洪的仪态不仅“飘飘有神仙之表”,而且客厅中还挂着他的一首歪诗,云:“南渡从来此地游,而今不比旧风流。湖光山色浑无赖,挥手清吟过十洲。”暗示自己是赵宋时人,迄今已活了三百多岁,简直就是位长寿老神仙。其实洪憨仙玩的这套把戏,唐时姜抚就玩过。玄宗时的张果老,别人说他是混沌时的白编蝠精,也是表现长寿之一法。究竟是否真的活了这样久,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洪憨仙实际只有六十多岁,却冒充三百多,像这种冒充出于自己的口中,很难取信于人。但若出诸旁人口中,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吹嘘长寿,通常是由其同伙四处散播。而被吹者,则假装老糊涂了,记不清自己的年龄,只记得某寺庙门前那棵大柏树,我老爹栽它时,我还在旁边浇过水。

这时他的同伙就出来作证说:“我穿开裆裤时,听到爷爷说,我祖祖见到他时,就是现在这样儿。”

接着又来个老头说:“我爸爸小时,当他娶第八个婆婆时,见他就是这样健忘。”

有几个人八方吹他长寿,就不由你不信了。于是一位本来只有六七十岁的老头,竟一变而成了老布死。

20年代,杨森驻军万县时,距万县九十里的陈家场出了位李青云。附近各处,有说他二百七十多岁的,也有说他二百九十多岁的。还有说他先后娶了十多个老婆,老婆都死光了,而他还健在。

据说:《良友》画报还刊过他的照片,称为世界四大老人之首。这就引起轰动,一时冠盖齐集于陈家场,那些满面油光,酒色财气四字占齐的乡绅,都远来向他乞求长生术。而老人什么也不告诉,来一个“真人不露相”。却天天同场上小孩在场头、场尾走“六子冲”“老和尚”(乡间的棋名)。

后被杨森知道,乘万县新修的万安桥“合龙”,便派人接他来“踩桥”(类似剪彩)。接着杨又拜这位老人学长生,同时杨的部下也相继拜师。这一群徒子法孙,为了孝敬老师,求得长生仙术,天天请师父吃油大,燕窝、鱼翅、海参、烧烤,吃得来满嘴油流,终于把李青云吃得无福消受,大拉肚子,活象前面提到的洪憨仙一样,两天就拉进了森罗殿。

李死之后,大家非常惋惜,说是没学到他的长生术。这真像燕王求仙,还没见到神仙,而神仙就鸣呼哀哉!燕王还大为嗟叹,认为失掉了求仙机会,有异曲同工之妙,诚可谓天下事,无独有偶。

70年代,据张觉人医师谈起李青云的事。

张谓:“曾去过陈家场,见过此人。是个乡巴佬,什么都不懂(真人不露相),只谈起他当兵在成都时,见到杀石达开的情形好吓人。

闻听之下,倒吓了一跳,杀石是同治二年()时事,距张向他问道的时间(张大概是年左右去的),不过六十多年。六十多年前,李青云在当兵,说明他年轻力壮,再老也不过三十。由此推算,则李的年龄,实只八十到九十,决不会超出一百,距二百多岁还差得远呢!

他对嘉庆时,东乡(宣汉)绥定(达县)闹白莲教,王三槐、徐天德、冷天禄起义的事情却没有提及。按王三槐等起义之事,在宣、达、开、万几县周围,闹得来天翻地覆,而王被擒后,还送去北京斩的首,可是李青云却没有提及,说明他对这件大事毫无所知。若他真活二百多岁,决不会不知的。因此谓他活得久,无疑是骗人的。

李青云的事,与俞樾《右台仙馆笔记》所载一事略同,湖北一老道,“问其名?曰,无名。问其年?曰,忘之矣。”看模样像六七十岁人,“然八九十老翁皆云:自幼见已如是。则其年固未可测也。”其不同者,是老道还多实了套把戏,在冬天打霜下雪之时,只穿一件单衫就可御寒,真像一位成了气候的神仙。

冬天穿一件单衫不冷,并非了不起的大事,也不是什么神功。一句话点破,就是吃了砒。提到“吃砒”二字,许多人认为,吃了要死,怎么吃得!其实服用任何毒品,不达到中毒量不会中毒;不达到致死量不会致死。就以砒为例,它对人的中毒量是0.01~0.05g,致死量是0.06~0.2g。只要用量在0.01g以下,就不会中毒。旧时代的的潜水人员,当其潜入深水时,为了御寒就要吃砒。医生治哮喘,治疟疾,内中有些方剂,也要用砒。所以冬天穿件单衣,既不神奇,也非神功,只好骗骗“空子”。

川北某县,过去有位冬天穿件绸衫的老头,在天降鹅毛大雪的一个早上,儿童们出外耍雪,见他独坐在操场上,一身热气蒸腾,周围氤氲俨如神仙。

一时之间,就传遍了整个县城。县上有位邮政局长,被这一招迷进去了,认为他是得道真仙降世,死拉活拖地把他接进家中,按在椅子上,不管他同不同意,就二跪九拜,磕了八个响头,要拜他为师。但这个老神仙,却一味装疯卖傻,要了一个“观音菩萨变美女——试凡人的心”,始终不谈修炼的事,看你究竟如何灌老师的“肥大肥二”,考验你心诚与否!局长当然更迷,信奉愈虔。

有天晚上,老人突然开门外出,大概是要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等到第二天都没回来,局长还以为他飞升去了,悔恨自己缘薄。中午时分,才有人发现老神仙倒在浅水中,一双脚还在岸上,魂归西天了。

这时才发觉那天神仙吃砒后,喝了点酒,毒性发作,热不可耐,想在水中浸泡来解热。适逢龙王老爷招女婿,见他仙风道骨,就把他招到水晶官去了。这位神仙吃砒而死,应归咎于两点:

第一,他不知积蓄中毒这一科学道理。

第二,不知解砒毒的方法。

前些年还有吃砒穿单衣、冒充炼功能御寒的。为了挽救其性命,据《广阳杂记》所述解毒之法抄录如下:

陆其标能服信石(砒),可尽二钱,能却寒,但夏日不可服。若人服之发热(出现中毒症状),以豆腐一块拌皮硝,(冷)食之。

此方不是专门解砒毒,也有人说可解农药毒。

有的人,为了充长寿仙人,年纪又不大,无论同伙如何吹破嘴皮,别人看样子也难相信他活了百龄,更不用说二百岁以上。不过你不必替他担心,他们这伙有的是办法,不然又怎能称作“火门”。

以前遂宁就曾出现这样一个,看面貌约五十左右,却自称活了二百多岁,在清顺治时出家当过和尚,还有度牒为证。后因觉得学佛无意思,天天吃青菜豆腐,缺乏“营养”,才还了俗。你若不信,他顶上还有九斗窝戒疤作证。

还俗之后,又结了几次婚,生育了儿女,目前这位弯腰驼背跟着他的老头,就是他最后一次结婚所生的小儿子。因为性情犟,不听他的话,不习吐纳导引,不服龙虎金丹,所以年未八十,就衰败成这个样,同汉代的王方平拔宅飞升,鸡犬同登相较,真最气人怄人。活生生的一个不孝儿男,败家子弟!

某天,这位年轻的长寿仙人发了脾气,把他那位老儿子打了一顿。旁人看不过意,劝他不要打。长寿仙人说:“这娃娃太不成材,气人得很,教他练功他不练,教他服丹他不服,所以才打他。”

不过这戏法,没多久就被拆穿了,那位老儿,竟是长寿仙人的亲爸爸!将父作子,也只有骗子才玩得出来。至于那张度牒,则是冒名顶替,从广德寺偷来的。这种顶替作法,在宋时称为“还魂度牒”,大概那时就有伪装长寿的人,因面才出现了这个名词。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57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