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学家中国模锻之父曾苏民

简介

曾苏民(-),湖南双峰县人,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模锻之父”,他长期奋战在国家重点工程、新材料研制和生产一线,曾创造出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工艺,解决了许多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15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二等奖6项),省部级一、二等科技奖10项,被授予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什么?!用3万吨水压机才能生产出的产品要用1万吨水压机去做?曾苏民疯了吗?”“风险太大了,搞不好锻件没生产出来,厂里仅有的1万吨水压机全套设备可能也会报废。”“要是鸡飞蛋打怎么办?”……

上世纪60年代,东北轻合金加工厂的工人们议论纷纷,因为时任模压车间副主任的曾苏民提出,用1万吨水压机制作出3万吨水压机才能生产的特大型铝合金模锻件。这被认为是“异想天开”的曾苏民是谁呢?

  

年2月14日,曾苏民出生在湖南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勤奋好学,年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受聘到东北重工业部工作。年,曾苏民被选送到抚顺学习俄语,后到乌拉尔铝加工厂深造,年学成回国后,长期在东北轻合金加工厂,任模锻车间副主任、工程师、主管技术等职。正是由于在学习深造时期得到的经验和知识,让曾苏民提出了那样一个大胆的想法。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既然提出了用1万吨水压机制作出3万吨水压机才能生产的特大型铝合金模锻件的构想,曾苏民便带领攻关小组,经过几个月紧张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制定了一个最佳方案,这就是曾苏民大胆创造的“分部、高温、多次、横锻”新工艺。

试验成功后,他们很快生产出第一个产品,经检验完全合格。这项世界领先的创举,为国家节约外汇万美元,也让曾苏民获得了第一个国家级科技奖。

从年学成回国后的近60年时间里,曾苏民一直拼搏在国家重点型号工程材料研制第一线。年,曾苏民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解决了许多压力加工的重大技术难题,形成了我国大型模锻生产技术体系;研制出快速模锻、复合包套模锻、亚等温模锻等新工艺;开发了一系列重要模锻用铝合金品种;创造多向大变形技术,细化合金基体组织,开发系列锻件热处理技术;他将国产模锻件推向国际市场,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获得众多荣誉的曾苏民,在谈到自身的经历时介绍说:“成才全靠自己,一是要自立,二是要自强,关键在于有坚强毅力。”他还总结了自己成才的经验:自立于天下,自强攀高峰,抓住好机遇,成功在毅力。人生既有机遇也有坎坷,挫折能增长才干,如果灰心丧气就会落后。

年11月8日,我国这位杰出的金属材料加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苏民,与世长辞,走完了辉煌的一生,但他的精神与品格依然鼓舞和激励着领域的后来者冲锋向前。

来源:科普中国、中工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0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