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是我曾经的梦想,也是一定要去看看

色达县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和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接壤。色达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金马”,因历史上曾在色达境内出土了一块马形的金块而得名。这里一直保留着原始的生活状态,有广阔的草原、纵横的河曲、密布的湖沼、巍峨的雪山,海拔在米以上,气温较低,长冬无夏。色达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宗教文化博大精深,也是《格萨尔王传》的发祥地之一。

一个意外之外,完全没有计划的路途。为了看一眼漫山遍野的红房子,看一场震撼心灵的天葬。一直梦寐以求的地方,我终于如愿。虽然路程短暂,但记忆犹在。然而等我到那才发现:自己错了,错在那么肤浅,它的迷人之处不在于房子跟天葬,而是信仰与文化。

色达天葬台

生前用心灵供奉佛祖

死后用身体布施天地

天葬过程

这种古老的宗教仪式既是对亡灵往生的一种释放,也是对自然规律的崇敬。每天天葬时间比较固定,在下午14:00-15:00左右。赶到尸陀林,天葬仪式已经开始,许多人已经围坐在不远的山坡上,静悄悄的观看或是祈祷,为亡者的祈祷,许多秃鹫也停落在山的高处,等待那最后的一刻!我看见有僧人不知从那抬来14具尸体,尸体都被物体包裹,形态应该是蜷缩着,有些尸体是从类似棺材东西中抬来,有些是装袋子里装着。过程比较血腥,当时挡着也没有完全看见,只有风吹到帘子的时候才会隐约看到天葬师手拿锋利的刀子,在逝者的身上解剖。听导游说划三道口子,取下部分头盖骨拿回去祈祷诵经!

围观人群

过程中颇显严肃,虽然在了游客区,但是出于尊重,我没有记录天葬过程,所以没拍什么照片,当时站在此处除了难闻的气味外,让我想到人类并非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人死后依旧被秃鹫啄食,这算是世间所遵循的“食物链”藏族人一直认为,天葬的死亡并非是一个结束生命的截点,而是一个全新世界的开始,六度轮回的过程才是天葬真正的目的所在。

天葬师全部弄完以后,一挥手,山坡上的秃鹫就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俯冲下来,天空盘旋上千只,有的早已在尸陀林旁边等候,它们在此并非扮演的是“猎食者”!看到此景内心波澜不安,毕竟是血肉之躯最后成为动物的食物,当然这是民族的一种风俗,这样的风俗在当地已被基本的列为一项旅游参观项目!我不知道以后的岁月中是否还能够看到这种风俗习惯!也许会被禁止,也许不会。

色达佛学院

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在距离色达县城还有20公里的地方,有一条山沟叫喇荣沟,顺沟上行数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也称色达佛学院,年被美国《世界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佛学院吸引了全国的藏传佛教弟子前来参拜。

清晨

全景

所谓“五明”,即为:

声明,精通语言文字。工巧明,明一切工艺技术。医方明,明治病的各种医术。因明,明鉴别、考定正邪真伪之理法。内明,明自己修持的一切经藏、理法、宗旨,佛教以精通三藏十二部经典为内明。这便是他们朝暮栖息的居所,为了修行,在此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在路道上,身披桨红色僧袍的喇嘛和尼姑来来往往,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因为漫长的路上,唯独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而他们又不是孤独的,因为身边都是如此孤独而虔诚的灵魂。所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里不分老少,不分昼夜,终日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修行。听课诵经,静坐观心,年复一年,永不懈怠.只为解脱轮回。

上山时随拍

清晨转经祈福

清晨转经祈福

清晨转经祈福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信仰,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又坚固的生长在每个人的心里,支撑着每一个坚定的眼神和步伐。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所谓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若有来世,请许我一段时光,在你坐前,听一段梵音,一声叹息,许多不是佛教徒的人,原本只是去色达看一看,结果却留在那里修行几年还是几十年,也可能是一生!这也只是我听说。总有人说,死后上不了天堂,活着一定要去一次色达,其实我想说,那值得你去看一看,你可能不是去修行,也没有信仰,但真的会感染到你的内心。但也希望我有信仰,只有心存信仰这一切才会亘古长存。

这张图是我早上拍日出的时候随手拍的,跟色达无关,可能是我向往以之期待,总之看到暖暖的,这大概就是幸福的模样,很喜欢便记录了下来。同时愿你做一个温暖的人,充满阳光,心到哪,便去哪,以安静的姿态行走于岁月,不喧不扰,一生安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67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