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开国上将张爱萍视察四川,为何

“围剿誓粉碎,外线打敌人。早破国贼报佳音。此一去远离家门,父老乡亲,依依话别情。”——张爱萍《驿前誓师》

在年授衔仪式上,被授予上将军衔的55人中,出现了一位特殊人物。在解放战争时期,他“远离”战争,缺席近三年,却仍在授衔之列。此人便是张爱萍将军,昔日被周总理评价“不好惹”的猛将之一。

缺席三年,仍授上将

解放战争爆发后不久,张爱萍就是在一次铁路破敌中被击中头部。因伤势严重,他被送往苏联治疗。这一走,就是两年多,待到他归来时已是年年底了。伤愈归来不久,他又赶赴前线。正如抗日战争期间他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气概,只为在战场上打得敌人片甲不留。

抗日战争期间,张爱萍凭借灵活多样的作战样式,狠狠地打击了日军侵略者。他任职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期间,带领军民建立起多个抗日根据地,将统战工作做到极致。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受命带队开展国防建设工作,曾组织领导“两弹一星”大协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也在他的奋斗下成功建立起来。

张爱萍年生于四川一个农民家庭,15岁进入达县中学就读之后,他走上了与父辈不一样的道路。从学生会副主席做起,他一步步踏上革命的路线。19岁入红军之后,年纪轻轻就展现出无畏的气概,在攻打老虎庄的战斗中负伤,却越战越勇,此后更加勇敢地活跃在一线。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张爱萍受毛主席派委赶赴上海,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此后历时多年,他一直奔波在全国各地。除了带兵打仗之后,还负责组建抗日根据地,加强军民联系,壮大了抗日势力。在反扫荡期间,带领军民粉碎了2万多的日军、伪军,收复失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其能力和功绩深得党和人民的认可。因此,即便在解放战争期间缺席了三年,建国后第一次授衔仪式上,张爱萍仍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

参加建设,呕心沥血

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国防建设也亟待加强。年,张爱萍开始主持国防建设工作,历任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央军委委员,“两弹一星”就在他的带领下成功研发出来。研发导弹的那些岁月里,张爱萍带领专家深入大漠、深山,实现了导弹从无到有的奇迹。

年,他又接过了建设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的重任,不辞辛苦勘察、选址,确定各种事项,为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

唯苦过,方得甜。张爱萍历经大半生艰苦奋斗,深知一切来之不易,对奢侈铺张之风深恶痛觉。他长期担任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却过着最为清廉的生活,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和部下,不能行奢侈之风。

回乡视察,大发雷霆

年,张爱萍回家乡四川视察时,当地的官员不知张爱萍这一规矩而犯了大忌,引来了他严厉的批评。

彼时,张爱萍已年过古稀,对名利更是看得淡。但四川当地的官员为迎接他,还是准备了很大的排场,现场还有警车开队。

看到当地为迎接他来视察而搞大排场,还出动警局力量,张爱萍对这样的风气感到生气,当即严厉批评了官员,并要求整改。发完脾气之后,又对官员进行“廉洁之风”的教育,希望家乡的官员也能践行这一点。

在战场上,他奋勇杀敌,多次负伤也未退却。和平年代,为促进国家发展他甘愿在艰苦条件下奋斗,唯独不能接受铺张浪费、搞官腔。正如党和人民对他的评价,“张爱萍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01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