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点扶贫色达什么精神和高原的氧气一样宝

湛蓝的天空

红色的经舍

淳朴的藏民

神秘的格萨尔王传说

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

是一处令人向往的藏地高原

然而

这里平均海拔米

年平均气温0.8摄氏度

空气含氧量仅为正常的65%

这曾让色达长期与贫困紧紧相连

色达县地图。

年,交通运输部定点扶贫色达县。如今,色达已经摘下贫困县的帽子,到今年6月底,所有人口将全部实现脱贫。

一切变化,要从路的变化开始说起。

全州经济末位县光荣摘帽

色达地处川青交界地区,远离中心城市,山大沟深,环境闭塞,是全国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12个国家规定的六类艰苦边远地区之一。

自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倾注资金、人力、物力,助力色达交通运输建设及脱贫攻坚。数据的对比最能说明这里发生的巨变:

年年底,色达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位列全州18个县末位,全县村集体经济基本为零。年,色达精准识别出贫困村89个,贫困人口户人,贫困发生率32.55%。

年年底,色达仅剩的15个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降至90户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6%,实现贫困县“摘帽”。预计年6月底,色达剩余脱贫人口将实现全部脱贫。

色达县减贫进展情况数据。

这些发展变化来之不易,饱含着交通运输部的关心,凝聚着部驻四川藏区联络组、第四结对帮扶工作组的辛勤付出,浸润着丁凯、桂志敬等帮扶干部的心血汗水。

大则乡厚门村通村公路。

“路网末梢”变身“区域节点”

交通运输部一位挂职色达的扶贫干部说过:“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

长冬无夏使得这里年有效施工期不足5个月,给住房、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天然的难题,但交通扶贫啃下了硬骨头:

截至目前,色达县公路通车里程公里,实现了全县17个乡镇个建制村%通硬化路。

为“建好路”,色达县投入资金40.18亿元,构建“国省为干线、县乡为骨架、村组为支脉”的交通运输网络。

为“养好路”,色达县级财政每年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余万元,探索推行“路长制”,全覆盖管护公路条、.24公里,做到了“有路必管、管必到位”。

克果乡至然充乡公路改建工程。

为“好出行”,色达县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万元资金补助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建成农村客运站8个、客运(公交)招呼站93个,开通农村客运班线8条、公交线3条,17个乡镇农村客运班线全覆盖,93个建制村覆盖农村客运,其他建制村以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覆盖。

“金通工程”让边远牧区群众预约客车进城更加便捷。

同时,色达县统筹住房、教育、医疗等各类保障措施,打好政策组合拳,编密织牢兜底脱贫保障网。如今,广大农牧民无需逐水草而居,有房住、住得好;适龄儿童有学上、有书读;群众看病有医保、困难有救助。

路引客来百业兴

交通畅则百业兴,这句话在色达县得到了极好的检验。

五色海、格萨尔藏寨、色达草原、东嘎寺红色寺庙……以前由于交通落后,色达县这些景点“藏在深山无人识”。

路修好了,游客从四面八方远道而来。色达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分别从年的15.2万人次、1.4亿元增长到年的.26万人次、14.43亿元,招商引资年增长到1.3亿元。

道路交通的改善提升,不仅显著改善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出行条件,而且带动了地方经济、产业培育等领域加快发展。

色达县注重牧旅融合、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旅游,改造提升格萨尔藏寨,让寨子变景点、民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为旅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

农牧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日,从色达县传来最新的好消息是,剩余未脱贫的90户人,预计6月底全部脱贫。

为切实巩固脱贫成效,色达县出台多项指导性文件,确保“摘帽不摘政策”,帮扶力量不断档、帮扶工作不掉链,重点在产业和就业扶持上再固本强基,促进持续稳定增收和同步全面小康。

如今,色达县正在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工作方案。加强古村落、古民居、传统村寨保护力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培育一支懂农业、懂技术、懂经营的新型农牧民队伍,实现农牧业强起来、农牧区美起来、农牧民富起来。

编辑:周向阳翟永威

文图: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色达县政府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22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