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开文艺术简历谭开文,国家二级美术师。年生于四川大竹,年毕业于达县师范学院美术专业。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巴蜀画会会长,大竹县文联副主席,出版有中国当代绘画范本《谭开文山水画精选》。年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个人称号。开怀山水画,文心翰墨情王山君/文谭氏开文者,巴蜀大地知名山水画家也。先生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执笔问墨,情倾丹青不辍,至此已逾四十载矣。师法自然,取譬山水物象;孜孜以求,进而炉火纯青。开文先生数十年的艺路历程,概莫不如此。先生出生于大竹乡野,少小骑竹马,祖辈皆农夫,确乎出道草根。然而竹乡的山山水水滋养其性灵,早早于其心底埋藏下美的种子。故其求学中以其勤勉聪慧得以考入师范院校接受多年美术绘画专业训育。后又得其岳丈、著名花鸟画家、川内老一辈画坛巨擘陈海萍先生耳濡目染,点化教诲。再后又拜当代中国山水画大家黄润华、黄纯尧、黄秋园、张复兴等为师。与此同时,一边躬身美术教育、舞美设计专业之职,一边钻山沟、画速写,足迹踏遍竹乡三山两槽,且数访三峡、峨眉、黄山等名山大川,写生不倦,画稿盈崖,从理法至技艺,一路台阶式跨越精进。观乎中国山水画,其形其神其道,其笔其墨其意,其怀其气其韵,无不令人提气凝神、慨然喟味。展卷开文先生创作的《蜀山雄奇图》《巴山晚来秋》《漓江春韵》《井冈山写意》《华蓥山下秋》《竹北大瀑布》《家居翠微中》《登临中和望云山》等力作,其或浓妆,或淡抹,或皴擦,或点染,或青绿,或绛紫,匠心独运,磅礡之势着实令人讶异。把玩品味《山居图》《醉秋图》《渔舟唱春》《红军入川图》《团坝古镇》《农家小院》等斗方立卷、盈尺小品,其或沉雄浓郁,或清新雅致,或妙趣横生,真可谓推窗望月、洗心润肺。开文先生画作,以写生为基础,既有宋画的严谨,又有元画的恬淡;既有先贤石涛的恣肆纵逸、淋漓挥洒之笔墨意趣,又有现当代大师黄宾虹的中锋用线、圆润华滋之艺术特征。笔法墨法源于传统却师古而不泥古,融会贯通,巧取所用。“墨分五色”,或重彩,或淡彩。开文先生画山水竟少用焦墨枯笔,着色力主润泽雅致,确乎另辟蹊径。尤为可贵的是,先生善于汲取西画精华,注重借鉴西画的明暗造型、色彩搭配,大胆突破,恰到好处地表现和运用光线,真可谓中西合璧。如画作《竹林深处》,擅用水墨技法表现逆光中的竹林、山涧,透露出幽深、空灵之感,还以数只跃跃欲试、活灵活现的过河羊羔增加画面的意趣和灵动。这,不仅得益于先生承袭先贤、师法自然之功,更得益于其远涉重洋,踏访欧美比如美国大都会美术馆、华盛顿博物馆时近距离触摸到安格尔、梵高、莫奈等世界顶尖级艺术大师的心跳,从列数名画杰作中吸取到别样营养。近年,开文先生更是先后三次深入到南江光雾山风景区,每次一去就住上十天半个月甚至盈月。写生,感悟,“收尽奇峰打草稿”。先生采风写生,弃用木炭起稿,而是直接捉笔蘸水用墨,一座山,几棵树,数间农舍,流水、小桥、牛羊,信手拈来,一挥而就。观其《光雾山》系列画作,便足见其用笔用墨轻快洒脱,畅达淋漓,舒放自如。无绊无羁的快意,成就了典型的文人山水画“逸品”。《雨后光雾山》则为其代表。但见画面上光色明丽,云遮雾绕,若隐若现的山峰苍翠欲滴。轻轻飘飞着的白云,湿润升腾着的雾霭,让光雾山活脱脱呈现出一派“山色空蒙”的人间仙境。先生也由此梳理出画雾独到心得:晨雾薄如轻纱,雨后雾湿浓润,水气颇重,层次分明。而光雾山之雾,时而见雾不见山,时现“庐山真面目”,瞬息万变,动感十足。故此,惟悉心观察、善于揣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取舍去实、写意特征,方成就“国画精神”。呜呼!“看山只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此乃艺之三境耳。观画者落笔着墨、画山画水,又何尝不是观其画人画心、写意世相、勾勒人生?而吾等观画、品人、悟事,能达归真境者又有几何?!观开文先生之画,浓郁的自然物景、竹乡风情、文人兴致跃然纸上,尤以其恋乡恋土情结渗透在一笔一画、一纸一墨。故而,赢得原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钱来忠先生高度褒扬,欣然题词“竹乡山水入画图”;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焕民先生则以“春华秋实”为其丹青人生浓墨重彩注解。开怀山水画,文心翰墨情。品读开文先生其人其作,乃如春风里展读一本隽永的中国文人山水画册,读出一片为文意境,读出一缕为人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