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色达的故事,始于马背执纪队。天气乍暖还寒时候,迎着清晨冷冽的风,我又一次踏上马背执纪的道路。
路上,闲来无事,便与同行的伙伴谈起去年的执纪成果。专题宣讲走访16个乡镇,收集群众困难诉求及问题线索67条,整改解决问题19个,为农牧民群众办实事好事20余件。“这工作效率放在刚成立时的‘马背执纪队’”,那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追忆昔日在“马背执纪队”的日子,同行的伙伴们似乎都有说不完的话。
刚进队那会儿,队伍只有孤零零的几匹马和几个人,远不能与现在的16支执纪队伍相比。每次开展马背执纪工作必须提前科学合理谋划线路,准备干粮和衣物,往返穿梭在帐篷村寨,山沟草原。虽奔波劳累,却也与农牧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乐在其中。
很多时候,到牧民家后,牧民们都还在忙活:打酥油、晒奶渣、挤牛奶、收集牛粪……想着不能耽误牧民们干活,我们就帮着一起干。等到牧民们把活儿忙完,才开始以唠家常的方式说需求,谈困难,既传达党的反腐倡廉方针和惠民政策,也收集困难诉求及问题线索,并一一在笔记本上仔细记录下来。骑马返程回到办公室,随即梳理当日执纪工作情况,便已是晚上11点了。
还记得有一次,刚到牧民扎西多吉家,因当地连降暴风雪,造成网电、交通全部中断,扎西多吉家多数牦牛受困。面对眼前“一抹白”的恶劣环境,我们并没有慌乱,而是分成了三组,找牦牛、除积雪、建牛棚,与牧民一起快速排除了险情。扎西多吉久久说不出话来,仅以热泪盈眶、双手点赞感谢我们给予的帮助。
“我们马背执纪队都有股韧劲儿,不管风吹日晒、刮风暴雪,雷打不动都要完成任务。”同行的一个伙伴儿颇有些自豪地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色达纪检监察干部的骨子里似乎浸染着珠日雪山的真和色曲河的韧,这种精神沿承在色达儿女身上,生生不息、脉脉相承。
时光荏苒,转眼间,“马背执纪队”已走过6个年头有余,本着“牧民迁徙到哪里,执纪队就跟进到哪里”这一核心思路,活跃在色达草原16个乡镇。六年的时间,已开展讲廉、问廉、访廉活动余场次,覆盖群众2万余人次,解决政策咨询类问题20余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0余件,解决困难诉求件,现场化解基层矛盾纠纷70余起,收集问题线索73条,追责问责51人,在充分发挥“利剑震慑”作用的同时,与群众面对面讲政策、心贴心听民意,搭起干群“廉心桥”。
流金岁月五年载,和衷共济谱新篇。迎着党和群众的召唤,站在风雷激荡的时代潮头,我们将继续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把党的声音带到天边牧场和云端小寨,拓展延伸监督“探头”作用,为色达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找到新途径、创造新载体、注入新动力。
突然,远处传来声声牧歌,原来是到达了本次执纪目的地大则乡厚门村,我们又开始了一天的马背执纪工作……
近期推荐视频
更多视频,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