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7日,“川陕行”的红军后代来到位于四川开江县的“开江红色文化陈列馆”,寻访“反六路围攻首战——宝塔坝战役”情况。
年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后,于年10月在川东游击军的配合下,先后攻克了宣汉、达县、万源等地。
11月国民党对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六路围攻”,其中第五路3万余人驻进开江县。许世友率红9军主力25师向开江进军,在地下党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宝塔坝战役鏖战7昼夜,共歼敌余人。此战揭开了红军反“六路围攻”的序幕,取得首战胜利。
下午,红军后代来到四川革命先驱“王维舟纪念馆”参观。纪念馆位于达州市宣汉县城巴山红军公园内,呈阶梯分布,绿树成荫。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元帅题写馆名。
毛泽东对王维舟的评价:忠心耿耿,为党为国。
王维舟雕像背面镌刻着朱德元帅评价:王维舟同志“对党有无限的忠诚”,是“饱经革命风霜、曾冲破过无数困难和风险的老布尔什维克”、“我党的前辈”,“值得我们全党来学习和尊敬,值得全中国人民来尊敬”。
王维舟成为共产党人,比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建党还早一年。
王维舟(-),四川宣汉清溪场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年5月在朝鲜共产党上海支部入党。年春返乡创办宏文校,宣传马列主义,培养革命骨干。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年至年在川东组织群众,坚持游击战争,担任川东游击军纵队司令员。红四方面军进入川陕后,川东游击纵队改为红四方面军三十三军,王维舟任军长。
王维舟堪称四川武装革命的播火人。红四方面军进川后,使武装革命成燎原之势。
红军后代学习王维舟创建川东游击队、红三十三军的革命历史。
王维舟创建的红三十三军在川东宣汉大地,唤起数万子弟参加红军;在川西一、四方面军长征会师后,红三十三军一部奉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命令,补充给在长征中受到了损伤的红一军团,并在随后的长征路上参加攻打腊子口战斗;红三十三军大部又随后整体编入从中央苏区劳师远征的红五军;三军会师后,奉中共中央命令编入西路军征战河西走廊,在甘肃省高台县力战12倍之敌,血沃祁连。
年习总书记参观高台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为西路军红五军烈士公墓敬献花圈。公墓中掩埋了多红军忠骨,其中宣汉儿女占大半。
说到宣汉儿女为革命做贡献,县组织部任部长、党史办李主任不禁问:你们今天队伍里有没有四川宣汉籍红军后代?答:当然有。
其中有一家四姐妹——冯萱、冯伟、冯真、冯嵘。
宣汉籍红军后代四姐妹与宣汉县组织部任部长、党史办李主任,在父亲的老军长雕像前合影。
她们父亲冯福铭,年3月生于四川宣汉。家境贫寒,出生三个月就成了孤儿,被好心的人家抚养,长大些就帮人放牛。年10月,13岁就加入了王维舟领导的红军第33军,参加一系列战役,三过草地雪山,后编入西路军第30军88师团,一直血战到达新疆……
在“红军三十三军成立纪念碑”前。
在达州市,红军后代参观张爱萍故居。
四川达州的红军文化陈列馆是为纪念川东游击军和张爱萍将军百年诞辰,弘扬红军精神,依托张爱萍故居建设打造的陈列馆。包括“序厅”、“红军战斗在达州”、“英烈浩气壮达州”、“将星璀璨耀达州”、“红色书艺靓达州”等6个展厅,馆内陈列了达州藉红军将士的大批遗物,大量的照片、史料全面展示了革命前辈的英勇奋斗的历程。其中张爱萍将军从少年求学到成为红军将领、组织“两弹一星”实验和发射、推进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等光辉业绩有详实生动的展示。
红军后代向达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和市红军文化陈列馆捐赠了《车轮滚滚》、《张琴秋传》、《大漠风声疾》、《两代军人的对话》、《青山依旧在》、《从大别山走出来的将军于侠》等书籍,同时还捐赠了红军西路军研究工作委员会纪念台历、红军西路军研究工作委员会纪念徽章和由红军后代们签字留念的红旗。(王洪山胡忆朝谷路宁龚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