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粟裕委屈掉泪。张爱萍鼓励他找对方当面谈。
原文案:老覃在前些天写了《但是,张爱萍等人都觉得彭德怀元帅为国为民,忠心耿耿,实在找不出什么“错误”,想来想去,就抓住了彭德怀元帅性情粗豪,讲话直爽,爱批评人这一特点,说彭德怀有“军阀主义”作风,喜欢骂人,“领导方式简单、生硬”等等,七嘴八舌地展开了讨论。
张爱萍名贬实褒地说:“我过去总觉得彭德怀为人坦率、正直和艰苦朴素,一度认可他骂人、训人的作风,认为这是他不拘小节的表现,现在看来,是我错了。”
张爱萍说这句话,前面的一大半是真心话,后面的“现在看来,是我错了”属于言不由衷。关于张爱萍上将,老覃之前写过《他是四川省达县罗江口镇张家沟人,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14军1师工作。
年底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参加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年春入红军大学学习,9月毕业,被分到了红三军团第4师12团任政委。
当时红三军团的总指挥就是彭德怀。老覃还写过《中央红军长征中牺牲的职务最高将领,初闻噩耗,彭老总痛不欲生》《邓萍牺牲于红三军团二打遵义的战斗中,当时,他倒在了张爱萍的怀里。
现在,遵义红军烈士陵园里一座雕刻着两个红军指战员相拥在一起花岗岩雕像,其所表现的,就是当年张爱萍怀抱着邓萍的情景。
在邓萍同志的基座上,题字“千古”是张爱萍的笔迹。他曾为邓萍的牺牲写了一首挽诗,“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征途哭奇男。”
晚年,他写下了《一个真正是人》一文,回忆了那个悲痛的夜晚,彭德怀对部属的深深关爱和愤怒。尽管彭德怀骂他骂得厉害,张爱萍知道那是因为彭德怀对部属爱得深沉,是一个真正的人。
彭德怀严格要求犯错误的同志,但也懂得如何关心和帮助他们。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曾评价彭德怀是一个真正的人。
张爱萍回忆起一件事情,那是湘江战役后,彭德怀原本要惩罚他因为疲劳而迟到的行为,但是当得知原因后,他并没有怪罪,反而鼓励他继续前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人,不仅仅是严格要求自己,更懂得如何关心和帮助他人。
张爱萍回忆起彭老总的眼神,内心愧疚,面对黄克诚的拒绝也感到愤怒,但最终还是选择原谅。他赞扬彭老总的正派作风,这种作风影响了很多将领,让他们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坚持真理。
张爱萍听了粟裕的倾诉后,对他说:“不要这么消沉,内心的困扰不解决是不会自动消失的,你应该直接诚恳地找彭老总谈一谈。”
然而,粟裕只是低头流泪。后来,张爱萍向儿子讲述了这件事,并感慨地说:“彭老总并非完美无缺,他也有很多缺点,但这并不影响他的伟大。
在我心中,我一直敬仰他,并视他为影响我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