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有秘境,小木屋叠出世界最大佛学院,身

引言最初关于色达的印象,源于数年前不经意间看到的一张布满红房子的照片,还有照片上的几句话:这里是,传说中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这里是,传说中灵魂栖息的地方;这里是,今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这里是——色达!如此新奇的照片,配上如此诱人的话语,让历来喜欢旅行的我心动不已。原本以为,这是国外的一处佛教圣地,后来得知它就在四川甘孜州,于是决定无论如何也要亲自去看看。人间佛国,身体在朝圣这次的川西之旅,终于得偿夙愿。我们从成都出发,经汶川、马尔康到色达,全程多公里,一路满怀期待。色达县地处四川阿坝州、甘孜州与青海果洛州,两省三州的交界处。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以下简称色达佛学院),位于色达县东南方,距离县城约20公里,海拔3米左右。抵达色达佛学院,亲眼看到漫山遍野的红房子时,真正是从画境走进了现实,内心无比兴奋。藏传佛教宁玛派一有个说法,即一个人的修行,有些像点点星火,一群人的共修,很有力量,如同熊熊大火。色达佛学院创建至今,在近四十年的时间里,从藏区一个山谷深处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简直堪称奇迹!如今在色达佛学院研习佛法的僧人和居士,已有四五万之众。在群山环绕之中,数以万计的绛红色小木屋,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四面的山坡,延绵起伏数公里,蔚为壮观。这些僧舍,是三十多年间,来此学法的僧众亲手建造的住所。其中主要分为扎巴(出家男子称扎巴)、觉姆(出家女子称觉姆)及居士三大区域。低矮简陋的小木屋,采用的是土木结构,木屋顶上铺满着泥土,用来御寒。木屋内部空间很小,仅能打坐与睡觉。屋与屋比肩而建,只有狭窄的小路相连。他们怀揣信仰而来,再留下,然后修房屋,打算一辈子不离开的修行者,比比皆是。沿着主干道,行走在这一片红的色达山河中,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人,都会感觉自己彷佛真的是进入了佛国世界。在蓝天白云之下,阳光照耀之中,这万千僧舍,犹如化身成为了万千朵闪烁着佛光的莲花,开满了眼前的土地,让人体悟到佛法的无边伟力。再看那僧舍之间的山道,从山脚通向山顶,越来越高,尽头似乎与天相接,如同是通向天堂的阶梯。由于处于高海拔地区,每走几步都要停下来喘几口气,彷佛每走一步都是在负重修行,直至走到顶端,终得大解脱与大自在。站在观景台上,环顾四周,眼前看到的是无尽宽广的草原、错乱纵横的河曲、密布如麻的湖沼、巍峨雄壮的雪山及连绵蔓延的僧舍,让人的心灵感到无比震撼。喇荣寺大经堂,如众星拱月般,座落在色达佛学院的中央,殿堂气势雄伟,金碧辉煌,装饰十分考究。大经堂是平时僧众们做早晚课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大经堂外的广场,则成为僧人举行辩经活动的去处。伫立在佛学院最高的山峰上,最中心的三层建筑是坛城,又名曼陀罗。坛城的外在之意,是指佛、菩萨本尊的净土宫殿;内在之意,是指众生心的清静相。它是藏传佛教宇宙观的具象表达,也是修行者汇聚的中心。曾有人问菩提心的修持需要多久?回答是:生生世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于是信徒们在这里磕长头、转经筒。下等功德圈,中等功德0圈,上等功德00圈。就这样转啊转,仿佛转出了连绵的佛法,点亮了信仰。因为有了信仰,人们的内心便不再恐惧。而信仰,也是色达佛学院给予每一位信徒的佛法加持。无论是老孺还是幼童,都封印上了今生对佛的虔诚,和来世对自身的祈福。参悟佛法,灵魂被洗涤当身心进入这红妆的世界,唯有敬畏。因为在这里,会很真切地感受到人与佛的交融,灵与肉的升华。让人不禁想起仓央嘉措的诗《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一路行走,时而会遇到迎面走来的扎巴和觉姆。他们大都身着桨红色的僧袍,目光坚定,脸色平静。他们不会刻意回避外人的眼光,却也不会主动打招呼,只是默默地走着自己的路,往返穿梭于经堂与僧舍,空气之中充满着生机与祥和的气息。这些僧众们正如佛理所说,放下了执念,以一颗赤诚之心,独自修行。在这里,宁和地享受着他们的精神信仰与佛国世界,也许这就是他们心中,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尘世中的我们,早已习惯了,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眼光,片面地去看待那些方外之人,却时常忘了审视自己。身处色达佛学院,看到这些不畏艰辛的虔诚修行者,我们不禁要引发关于生命的思考。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每个人,都一定曾这样追问过。是财富、权力,或是自我的实现?或许都是,又都不是。生活充满未知,今天所拥有的,也许明天就会失去。今天所在乎的,也许明天便会丢弃。我们所知和所能把握的,只能是当我们拥有鲜活生命的当下。所以,人并不一定非要为生活找到,一个由财富名誉或权力地位所构筑的宏大意义,并不是只有具备这种所谓宏大意义的人生才值得活。每一个平凡而能让自己心安的时刻,都有着独特的滋味,而用心体味这种种滋味,就是我们活着的意义。这正如色达佛学院的修行者,每天都只是一心一意地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修行。他们通过年复一年的学习,使自己对佛法的感悟和修为日益精进,身心日渐平和安然。反观身处都市中的我们,每天似乎都有忙不完的事情。为什么还是常常会感到困惑、迷茫,而无所适从呢?其实,究其原因,还是因我执而迷失本心。这正如北宋柴陵郁禅师,所作的那首直指人心的《悟道诗》: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世俗中的众生,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其实原本都有一颗明珠般干净的心。只是因为,我们对所拥有的和想要得到的事物,比如房子、车子、财富、名誉、权力、地位等,始终充满执念。在这种种欲望的驱使之下,使得那颗原本如明珠般莹洁透亮的心,被尘埃所蒙蔽,以致逐渐迷失了自我。因此,只有懂得破除我执,亦即心中的执念,像这里的修行者一样,放松下来,重新找到自己的心,拂去上面的污尘,才能体味蕴含在平和生活中的真意,才能感受到并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幸福。王小波说: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的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只有拥有了这样一颗光明的自由心,才能不强求别人,不逼迫自己,做到进退自如。无论身处何境,都能走出困惑与迷茫,朵朵莲花也会如佛学院这般,静静地绽放于自由的心田之上。结语在色达佛学院,这片佛国净土中,边走边思考,开启身体与心灵的对话之门。我们既要做善良的人,更要做智慧的人。佛法最可贵的地方,不在于它能带来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它可以带领我们破除执念与迷惑。这次川西色达佛学院之行,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固有的人生认知,在给我很大震撼的同时,更给了我巨大的启发,它让我明白:作为一个普通人,既要敢于接受平凡的自我,又要不放弃理想和信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对工作尽职、对生活有爱、对家庭尽责、对朋友有心。只有真正热爱生命,才能走出自我设限的焦虑和苦闷,走向光明,获得身心的宁和,从而获得愉悦的生命体验。如果你来到这处川西秘境,看着眼前用小木屋叠出的世界最大佛学院,你一定会有一种感觉就是:身体在朝圣,灵魂被洗涤!

风月书旅,旅行自媒体,签约作者,文化旅行者,自由撰稿人!读书万卷,旅行万里,

风月书旅,等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69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