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是全国重点革命老区县,具有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出生在清溪场的王维舟于年加入朝鲜共产党上海支部,成为四川第一个共产党员;年清溪宏文校诞生了川东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为最早在川东传播马列主义真理的活动组织;王维舟创办旨在提高妇女觉悟、宣传妇女解放、培养新型女性的“新群女子高校”,写校歌、办夜校、出版报,倡导新思想、新文化;宏文校成了川东北当时生机勃发、充满朝气和激情的一片热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和革命骨干。
年,王维舟从武汉回到宣汉,即着手创建川陕鄂革命根据地,组织农民协会,反抗地主军阀的反动统治和残酷剥削。先后发动武装起义,组建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川东游击军,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游击军以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忍不拔、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勇于牺牲、不胜不休的战斗作风,同地方反动武装和四川军阀进行了数百次的战斗,开辟和拓展了川东革命势力,使之成为创建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苏区的坚实基础。一大批革命志士集合于共产主义旗帜下,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前仆后继,英勇奋战,在中国革命史上抒写了壮丽的诗篇。
年,红四方面军在川东游击军配合下进军川东,一举解放宣汉、达县、万源三座县城。
年11月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在宣汉县城西门操场成立,王维舟任军长。红三十三军的前身,是王维舟创立和领导的川东游击军。
新组建的红三十三军由王维舟任军长、杨克明任政委、罗南辉任副军长(12月中旬到任),军部置黄石三湾岩,设政治部(置军部,主任何志余,下设组织、宣传、地方工作等部门)、经理部(置清溪,主任郭子阳,下设总务、军械、粮秣、被服等科,科之下开办修械、织布、被服、斗篷等厂)、医院(置清溪,院长向贵林,下设中、西医两科)和通讯班等直属机构,其战斗组织编列3个师9个团,即:九十七师(在达县蒲家成立,师长蒋群麟),辖二九一、二九二、二九三团(二九二团时缺待建);九十八师(在清溪成立,师长冉南轩),辖二九四、二九五、二九六团(二九四团时缺,后由宣汉苏维埃军区独立团改编);九十九师(在南坝成立,师长王波),辖二九七、二九八、二九九团。红33军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与红5军团合编为红5军。
据了解,红军(从川东游击军开始)在宣汉战斗长达6年之久,进行过大小数百次战斗,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权。各种会议、军政领导指挥机关、战场、工厂、旧居、烈士墓地等遗址遍及宣汉各地,尤其是王维舟故居、清溪宏文校、大山坪、双河场、白岩寺、东乡镇冉家花园、西门操场、下八文家祠堂、南坝圣灯寺、杨柳关、三湾岩、马鞍山、隘口场、插旗山等经典遗址,是宣汉县红色文化的重要标志,每一处都是一副雄浑壮丽、意蕴深远的画面,每一处都有一篇精彩激烈、感人肺腑的故事。
大量的红军遗物是宣汉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撤离宣汉长征后,在宣汉县内广大地区留下各种战斗武器及其修配器械,生产、生活及学习用具,这些都极具历史价值,是研究红色文化、传承红军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为更好地传承、开发和利用全县红色资源,确保红三十三军纪念馆布展工作顺利推进,经宣汉县政府同意,宣汉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红三十三军相关文物和资料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集内容
(一)手稿手迹。革命先辈和烈士的墨迹、信件、传记,各级苏维埃政权遗存的文件、会议记录、布告、宣言;革命战争中所产生的各类文献等。
(二)书籍报刊及音像制品。川陕苏区时期秘密和公开的报刊、杂志、图画、档案、摄影照片等。
(三)宣传品资料。红军标语、文告、传单、漫画、捷报、海报、招贴画及其他宣传资料等。
(四)徽章证件。印有苏维埃政府公章的各种证件、荣誉勋章、纪念章、奖状及其他标志符号等。
(五)印信图章。各级苏维埃政权所使用的印章、关防、各种印信。赤卫队、游击队、农会、工会、儿童团等各种武装组织如使用的印章、袖标、胸章等。
(六)货币票证。打土豪、分田地时留下的田契地契、帐册登记和分田证;红军部队筹粮筹款的登记账册、借款条和留款条。
(七)武器装备。包括兵器、弹药、地图、旗帜、报话机、医疗器械、被服等其他军品物品。
(八)其他内容。红军在革命时期的各类民俗实物;红军在川陕苏区的革命故事(口述或文字材料)。
二、征集方式
(一)无偿捐赠。对有意捐赠的单位或个人,由宣汉县文物管理所(王维舟纪念馆)办理捐赠手续,并颁发捐赠证书,在陈列时标注捐赠者姓名和捐赠时间。
(二)有偿收购。对文物所有者愿意出售有馆藏价值的文物或资料,经相关专家鉴定后以合理价格予以购买。
(三)复制归还。对于不愿意将文物原件面世的收藏者,在征得本人同意,由有关部门复制后,归还原件。
三、征集时间
本次征集活动自公告发布之日起,长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