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四川文理学院的学子在领导留言板上留言:母校在年进入硕士立项建设单位,年是教育部关于新增硕士学位三年一轮的公布时期,但是有消息表示学校将申硕目标放到了年暨学校50周年左右,那么申硕攻坚是否有些不足之处呢?
学校方面对这位学子的提问非常重视,数天后进行了详细的回复,并没有打官腔。其回复内容洋洋洒洒余字,这份回复确实是认真在做了,也坦诚了在申硕问题上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将申硕的目标确实定在了年左右。
当然在学校在回复中也提到:年被增列为“四川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年获批四川省“优先培育”类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为申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学校方面也在努力解决各种问题,努力申硕但是从年成为四川省级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到如今也有6年时间了,如果到年就是8年时间了,这个申硕的进度确实不快,学子有此一问也属正常。
一般而言,成为省级的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的话,一半左右的高校都会在三年建设期内顺利申硕,还有一部分高校,会在6年建设期内申硕成功,这基本上是一般的规律。但是从四川方面的扶持政策来看,他这个省级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还区分优先度,实际上到年才真正进入申硕的第一梯队,所以四川文理学院暂时没有申硕成功,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相信有了四川省的优先扶持政策,到年的申硕成功应该成功可能性很大。那么四川文理学院为何要申硕呢?原因很简单,申请硕士点的目的是为了争取更多的硕士点,然后升格大学,而四川文理学院的未来大学之名仍然是个难缠的问题。
全国大约有八所文理学院,分别是宝鸡文理学院,湖南文理学院,湖北文理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兰州文理学院,西安文理学院,重庆文理学院和四川文理学院。其中湖南文理学院位于常德,湖北文理学院位于襄阳,四川文理学院位于达州,而重庆文理学院位于永川区,离主城区的距离还不如泸州市近。
而这八大文理学院除西安和兰州以外大部分都不在省会,作为一个整体,也影响了文理学院生源质量的提升。其实这么多的文理学院,大多数都是当年的师范专科学校,本身应该正常升格为师范学院的,但却选择了这样一个怪异的名字,如今还是影响很大的。
四川文理学院的前身是达县师范专科学校,而当年的达县地区行署就在达县。年7月5日,可能是因为达县这个名字不好听,所以达县地区变更为达川地区。而在当年10月份,学校由达县师范专科学校更名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没有紧跟达川地区来命名。这样就给很多人造成了一个错觉,达县师专就是县里面办的师专,当时也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年达川地区升格为达州市,正式成为地级市,而当时的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没有达到升本条件,仍然无法更名。年初,学校提出扩校升本构想,翌年初在西外新酢坊村一次性规划土地亩,首期征地亩,创建新校区。经过一番操作,学校终于在年升格本科,命名为四川文理学院。
至于当年命名为四川文理学院而不是达州师范学院的原因,大概率是为了追求省字头的命名,而四川省内本身有一所四川师范学院,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四川文理学院,如今看来还是有些得不偿失,似乎不如达州师范学院专业特色更明显一些。
但是年四川师范大学搞了一个独立学院也叫文理学院,校名上则是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是一所民办三本学院,收分自然不如四川文理学院。但是把这两个名字拿到一起看的话,很多人感觉非常类似,也有一部分将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错误的简称为四川文理学院,自然影响了四川文理学院的招生。当然这个学校年转设为成都文理学院了,反而看起来更正规了,如果和四川文理学院放在一起,又有一些怪异的感觉,毕竟成都在四川一直独大。
如果未来四川文理学院申硕多年后能够达到升格大学的标准,关于校名的问题,真的需要多斟酌斟酌。当然如今谈论这个问题还为时尚早,但也要做到心中有谱,避免未来急时抱佛脚,徒呼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