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有格调的人生离不开古典音乐

曾经有一个机构邀请各界社会名流的男士们做过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在各领域占据核心位置的男士们最憧憬的职业竟然是管弦乐团的一名指挥家。

无数世俗价值体系下的成功人士都曾毫不吝啬表达着他们对古典音乐深切的热爱。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他的日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就是听古典音乐。甚至在被确诊为癌症后,他还请求音乐家马友友在他日后的葬礼上演奏。

万科创始人王石,则一口气买下将近张唱片的莫扎特全集。他说:“改变一个人很难,但古典音乐偏偏有这样神奇的功效。”

音乐人李健,一直到今天,每天听的音乐有一半以上都是古典音乐。他说:“古典音乐是所有音乐的源泉,是海洋,所有的音乐类型都和它有关”。

白岩松表达喜爱的方式更直接:“人们说:抓住男人的心,首先要抓住男人的胃。但我觉得,古典音乐是比美食更能俘获男人心的。”

年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周年音乐会彩蛋就是观众席里的马云上台指挥一首国人耳熟能详的老约翰·施特劳斯作曲的《拉德茨基进行曲》。

为什么古典音乐有这么大的魅力?当古典音乐想起来的时候,我们接收到什么信息?

古典音乐不是用来娱乐的、不是用来放松的,它代表了一种作为人的尊严,象征着深邃和智慧,传递着精神性的宏大和崇高。

毫无疑问,窝在沙发上听流行歌曲是非常惬意的放松时间,但是当巴赫或者贝多芬的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挺直脊梁。

当然,古典音乐的深邃、智慧,不是指旋律复杂或者技巧精湛,而是说它承载着人类普遍的情感和哲思。比如,莫扎特音乐中强烈的幸福感、贝多芬对人类精神的赞颂与歌唱,还有柴可夫斯基对下层人民的理解与悲悯……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教育行业流行有这样一种说法:“听古典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这正是基于古典音乐超越个人的、对人类普遍理想的真诚追求。

古典音乐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不将就不妥协,对真与美的永恒向往。难怪那么多拥有卓越人生的人喜爱古典音乐。

但古典音乐并不是友好的邻家女孩,听古典音乐是有门槛的。在某个音乐厅里正襟危坐地捱时间的经历,不是个例。我们不能用听流行歌或摇滚乐的那种,似有似无的随性心情来听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推广人,刘岠渭教授说:“古典音乐必须专注的聆听,那种升华心灵的力量才会涌现,因此古典音乐的欣赏至少在起头阶段是必须透过学习才能找到它的那股的动力。

来源:音乐与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68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