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对印反击战,我军没有攻入印度本土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对印自卫反击战的文章,许多文章都是这么写的:我国军队在反击作战中大败印军,大军先锋都快打到新德里了,即我国军队已经打到了距离新德里仅有多少公里的地方,印度首都新德里一片惊慌,大街上修筑工事,市民们争相出逃,一片混乱。

这样的写法,很容易给读者一种错觉,似乎是我国军队已经越过边境攻入了印度本土,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整个对印自卫反击战都是在喀剌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地区进行的,这里本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只是之前这些地方被印军侵占了而已。

整个对印自卫反击战我军都是本土作战,并没有攻入印度本土,我军部队进军最远的地方到达了鹰窠山口,比里山口及莫吉山口等地,这些地方本来就是我国和印度之间的传统边境线,也就是说,我军在整个对印自卫反击战期间都是本土作战!

我国和印度的边界长约多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长约公里,从中印缅三国交界处至中印、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中段长约公里,从西藏普兰县的中印、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至札达县的高地;西段长约公里,从札达县的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

虽然我国和印度的边界还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是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范围,我们两国之间已经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即东段: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段: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沿喀喇昆仑山脉。

大家都知道以前印度次大陆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国家,他们和当时的清朝国力相差很大,所以双方也相安无事,一直都是遵守传统习惯边界线划分国界。

但是英国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英国殖民印度之后,开始入侵西藏,英国人在我国和印度的东段边界上又画了一道麦克马洪线:西起不丹边境,向东伸延至西藏察隅。

其范围包括西藏在南之门隅、珞瑜和下察隅三大地区,把历史上属于我国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藏南地区有著丰富的矿物、生物和水利资源)划归到了英属印度,但是麦克马洪线从未得到过我国的承认。

除了东段边界之后,英国人也插手了西段边界,年英国吞并克什米尔后,声称拉达克是克什米尔的一部分,应归英印政府统治,随后派遣军队占领拉达克地区,英国此举又把阿克赛钦、摩河谷及喀喇昆仑山以北广大地区划入到了英属印度的克什米尔版图,即所谓约翰逊线。

约翰逊线也从未得到过我国政府的承认,阿克赛钦是我国的领土,而且英印政府的势力也从未进入该地区,也未在该地区行使过权力或建立过行政机构。

年,印度独立后,不仅要我国政府承认麦克马洪线和约翰逊线,而且还进一步侵占我国领土。

年,印军侵占了原本属于我国的门隅、珞瑜、下察隅各地;年4月6日,印军越过“麦线”向北推进,侵占了我国的兼则马尼等地;年,印军又侵占了香扎、拉不底、乌热三地;年,印军侵占了波林三多;年,印军侵占了什布奇山江及附近的一块草地;年,印军侵占了巨哇、曲惹两地。

至此,印军在我国边境中段共侵占了我国约平方公里的土地。

年3月22日,拉萨战役结束当天,印度总理尼赫鲁给周总理写信:提出了大片领土要求,不仅要求将已被其非法占领的东段边境“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和中段边境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入印度,还要把西段边境一直在中国政府有效管辖下和阿克赛钦等地区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也划归印度。

印度政府的无理要求遭到了我国政府的坚决反对,随后印度政府开始推行前进政策,开始了对我国边境的进一步蚕食,并不断挑起武装冲突。

年4月25日,印军侵占了朗久;4月28日,印军继续侵占了塔马墩;8月25日,印军挑起朗久事件,向我国驻朗久附近的工作队开枪射击。

年10月20日,印军制造空喀山口事件;年到年9月,印军先后在西段边境的我国领土上建立了43个入侵据点,侵占了我国0平方公里的领土。

当时我国的战略中心在北方和东方,受制于国力以及青藏高原地势条件的影响,我国对于印军的侵略根本无暇顾及,只能一再忍让,想要通过谈判的手段来解决这些争端。

但是我国的忍让被印度当成了软弱可欺,我国虽然主张克制忍让,坚持不打第一枪,但是我国的克制忍让是有限度的!

伟人也知道一味的忍让只能助长印度政府的嚣张气焰,为了教训一下印度政府,使其认识到我国政府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伟人遂下定决心,要打一场自卫反击战。

伟人特地强调必须抓住时机,果断反击,打则“打狠打痛”,使其感到恐惧和震憾,不能让其感到不痛不痒。

自卫反击战的时机很快到来,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苏两国剑拔弩张,一时无暇顾及中印边境的事情,伟人立刻抓住时机,发起了对印自卫反击战。

印度政府根本没有想到我国敢发起自卫反击战,对于我军的攻势根本无法阻挡,我军4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便击溃了30万印军,此战立刻便震动了世界!

在对印自卫反击战发起之前,伟人便已经进行了强调:对印边境反击作战并不像在国内战场作战,在力求达到教训对方目的的同时,军事行动一定要注意保持节制,限制在一定的地域内进行,不能无限扩大。

自卫反击作战的第一阶段,伟人要求参战部队在东线打下达旺、东新桥、瓦弄等地后停止追击;在西线方向,要求参战部队肃清巴里加斯以北印军设在中国境内的据点后停止追击。

自卫反击作战的第二阶段,伟人要求东、西两线的参战部队只能打到传统的国界线上,坚决不准越境追击。

经过两个阶段的自卫反击作战后,我国部队取得了重大胜利,东段部队已经逼近到了传统习惯线附近,西段部队也已经收复了被占领的领土。

当时,国内许多人都主张继续打下去,国际社会也普遍认为,我国会乘胜追击。

但是我国参战部队却在自卫反击作战取得绝对胜利的情况下,主动实行全线停火,并主动后撤至了年9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的20公里以内。

关于我国当时到底该不该撤军,我相信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我国西南边境几十年的安宁就是最好的答卷。

而且我也咨询过一些对印自卫反击战老兵,我国当时的后勤根本供应不上,战士们的粮食、弹药、武器等物资只能靠肩挑背扛,有时候连吃的都不够,只能靠缴获,打扫战场的时候,捡到什么就吃什么。

那个老兵的一句话我现在记忆犹新:印军的罐头做的还是挺不错的,就是打仗不行……

我是小北最光阴,深耕历史文化,畅谈历史往事,每天都会分享历史文章,欢迎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91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