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沪川情缘跨越2000公里爱心物资

6月12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国资小新”联合抖音发起的#biu,回到童年!#线下爱心公益活动接力进行中。当天,第二批爱心物资顺利送达四川省达州市达县石桥镇列宁街小学(以下简称:石桥列宁街小学)。

爱心礼包接力 网友署名传递

5月31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国资小新”、抖音联合发起的#biu,回到童年!#爱心挑战上线,广大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截至6月1日,爱心挑战总参与人数超过28万,总阅读量超过11.7亿。

为了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爱心接力,中建二局提供了份爱心助学公益物资,参与线上挑战并获赞的前名抖音用户,将获得由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西南分公司联合提供的份公益助学物资的署名权。每份爱心物资,都将署上抖音用户的名字。

近日,这份爱心物资,经过中建二局志愿者的精心准备,已全部打包完毕,并兵分多路,陆续送达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等边远山区留守孩子们的手中。

颠簸96小时,爱心直通大山深处

首批份爱心助学礼包已于6月11日发出,顺利送达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镇小学。

跨越公里,第二批份爱心助学礼包也于6月12日顺利抵达四川省达州市达县石桥镇列宁街小学。

石桥列宁街小学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学校位置偏远,群山环绕,距城区61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边远学校。

由于山路难走,为了尽快将爱心物资送到孩子们手中,中建二局的志愿者们从上海出发,带着抖音爱心用户的专属祝福,连续4天奔波在运输爱心物资的路上。

“我代表孩子们谢谢你们”

当天,一辆满载彩色画笔、笔记本、刮画纸等学习用品的爱心车辆缓缓驶入石桥列宁街小学。

“我代表孩子们谢谢你们!”一下车,石桥列宁街小学班主任谢英一把拉住志愿者的手,连声道谢。列宁街小学的师生们热情围拢过来,欢迎志愿者们的到来。

在石桥镇列宁街小学操场,志愿者和老师们一起将份爱心物资一一送到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秀的留守小朋友手中。

看到从“大城市”上海运送过来的爱心物资,孩子们十分兴奋,因为有些学习用品是他们一直未曾用过的。

今年五年级的李华一直摆弄着手上的刮画纸,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还可以在纸上“刮”画;上三年级的王琴琴抚摸着笔记本封面上的图案,小声跟旁边的女同学交流:“真好看……”很多小朋友拿到水彩笔后,迫不及待就打开盒子在白纸上涂鸦……

谢英告诉中建二局的志愿者们:“这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相伴。学校位置偏僻,学生们采购学习用品要趁赶集,跑到60多公里外的城区,十分不方便。”

“我想当一名歌手”

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志愿者们发现小小孩童有大大梦想。“我想当一名歌手……”今年12岁的李华就读于石桥列宁街小学五年级三班,父亲是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的一名农民工友。3岁时,李华的父亲和母亲离异。为了肩负家庭重担,父亲远离家乡,来到上海的工地打工。

四川的家里没有网络。每逢想爸爸,李华就给父亲打个电话,他的身上还揣着一张父亲带他游玩上海的照片。因为路途遥远,父亲只有过年才返乡。短短十几天的团聚,是他期盼一年的时光。

听李华的班主任谢老师介绍,为了不让父亲担心,李华很争气,常常考班级前十,拿“三好学生”。前段时间,李华听父亲提起,他们工地上成立了一个“工字钢乐队”,父亲还参加了他们的现场演唱会。年幼的李华记住了,他想当一名歌唱家,学会一门乐器,到时候可以自己表演给父亲欣赏。

坚持6载,建立长效助学机制

目前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上千万人,留守儿童因社会监管不力而导致的学习、生活问题,因长期缺乏父母陪伴导致的心理问题正逐渐得到全社会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73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